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07-09
  • 查看:666 次

一、客户名称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广东院”)



二、客户简介


广东院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下的一级子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具有国家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国际工程公司。拥有“技术和项目管理、投资和运营、工程数字化、知识型产品”四大核心业务,致力于在电力、核能、海洋、综合能源、网络信息、交通工程、环境水务、建筑、产业园区等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是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工程建设行业功勋企业和优秀勘察设计企业、勘察设计行业海外工程标杆企业、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领军企业等殊荣,在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域开展了业务,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往来。



三、项目建设背景、痛点与规划思路


国家政策和项目数字化管理转型

广东院扎实推动项目管理“334”工程建设和“十化”要求走深走实,全面落实QHSE“234”管理要求,推动项目由传统管理、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全面数字化管理转变。

信息孤岛与管理缺失

企业级PMIS平台依据企业授权管理,实现了企业总部对总承包项目的职能监控和行政审批。但项目现场及项目团队,尚缺乏统一的现场协同管理信息化平台,无法为众多参建方,包括总承包方、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设计单位、服务供应商、监理单位、业主单位等提供协同管理工具。以总承包项目为核心,没有进度、费用、质量、安全等要素的专业管理工具,对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和验收等项目实施过程,没有统一的、标准化过程管理平台,对工程文件产生、流转和归档也缺少集中和系统的管理。

针对EPC总承包项目过程的信息孤岛与管理缺失等问题。广东院需要对全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建立以总承包管理基本规范、工程行业管理规范要求,以及项目管理基本理论框架为依据,以项目管理标准化为手段,为总承包方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团队及相关参建方提供先进管理工作平台,实现总承包项目现场多方协同以及项目实施过程的组织、实施、监控等,为项目参建人员提供标准化的流程规范和业务指导,实现项目管理业务流程在项目干系人之间的流转和闭环管理。

项目协同管理信息化平台与企业级管理平台(PMIS)以及设计管理系统(DMIS)分开建设,相关数据通过数据接口或者数据仓库实现数据共享,避免由于企业组织机构、职能调整导致的信息化系统颠覆性修改。

提质增效、提升管理水平需要

立足设计院总承包项目管理,充分考虑到了各种具体业务场景的复杂性,以平台赋能的建设思路。将核心功能高度抽象化,通过面向对象的建模分析将其以元数据+领域模型+设计器+模版的方式形成平台支撑层,以持续赋能上层应用,支持其业务场景实现。

在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基础上,对项目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及收尾全过程,以及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各专业的实施过程和文档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按照PDCA的原则,实现对项目进度、费用、质量、HSE等目标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建立以工程管理为核心的多方协同办公平台,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活动及相关信息、文件、资料的产生、流转过程实现集中的平台化管理,并实现移动端的应用。



四、建设历程


第一步:双方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员;

第二步:广东院组织完成项标、企标制度梳理,新中大根据企标、项标翻译成系统建设蓝图方案;

第三步:根据蓝图方案,完成系统研发,制定数据准入标准规范;

第四步:分批次完成业务模块培训,试点项目投入使用;

第五步:推广项目运行,同时建立精益指标体系,启动综合数据分析系统研发建设;

第六步:综合梳理解决问题,完成系统验收

第七步:系统持续优化、深化应用



五、建设成果


1、“四层”建设

广东院信息化实现了用户层、决策层、数据层和应用层四大层级之间的紧密联系。

2、“五化”融合

截至目前,广东院在信息化系统内置完成380张业务要素点,12513条审批流程,完成所有专业模块的制度、表单、流程的可视化集成与融合,真正实现了“管理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信息智能化”。

3、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实现项目立项、设计、采购、施工、调试、收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全过程实现科学决策、进度跟踪、质量安全管控和项目信息管理,实现标准化过程管理、进度控制、费用控制、信息沟通共享、移动化应用、辅助决策等功能,使项目施工过程可视化、流程管控透明化、工序动作标准化,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和管理效率。

4、搭建企业统一信息化平台

实现企业各分子公司项目部的工程管理统一平台搭建,同时可与企业应用的其他系统接口集成,实现数据共享、流程互通。

5、多方协同

将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监测单位、设备及材料供应商等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以整个项目作为管理对象,对项目从概算、设计、合同、支付到项目的实施、结算、竣工、验收、决算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关联方无缝协同工作。

根据设定的各类参数自动预警项目的各类风险,项目团队能及时制定相应措施,消除影响进度及质量的不利因素,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