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07-09
  • 查看:1782 次

客户简介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拥有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建筑设计甲级资质,2023年营收总额约248.1046亿,所瞎管工程公司、区域公司、专业公司、投资公司及事业部共41家,在册职工3292人。是集投资、开发、设计、建设、运营、科研、生产、劳务及机具租赁等为一体的大型国有综合性建筑集团公司。



项目建设背景、痛点、目标


政策驱动及传统行业利润走薄

在《“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建投集团“十四五”整体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国企的数字化升级,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行业整体的技术能力。同时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以及企业利润逐渐走薄的情况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维持竞争力的关键。各行各业纷纷采用新的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来优化运营,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面对这些趋势,传统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必须加速信息化建设,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其所在的行业正经历深刻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变革。


企业发展组织架构、产业多元化

随着近年来建工集团的快速发展,组织架构不断扩大和调整,业务规模迅速扩张,产业板块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然而,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在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方面逐渐显现出滞后性,无法适应企业日益复杂的业务需求。由于不同产业板块之间的数据孤岛现象加剧,信息化数据模型管理未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无法有效整合各类业务数据,从而导致企业在决策效率、资源配置和运营优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种局限性已成为制约集团整体数字化转型和战略升级的重要瓶颈。


旧平台技术落后,信息化技术革新

现有的信息化平台已使用多年,面临着技术老化、架构落后、扩展性差等问题。早期系统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到未来的业务发展和技术需求,导致现有系统无法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具体而言,现有平台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数据处理能力不足: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系统在数据存储、处理、传输等方面的能力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数据响应缓慢,难以支撑企业大规模业务运营。

2.安全风险增加:旧平台的安全防护能力较弱,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现有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存在较大的信息泄露和业务中断风险。

3.用户体验不佳:旧系统的操作界面和功能设计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员工的使用需求,导致操作繁琐,使用效率低下。

4.维护成本高:随着系统老化,维护和升级成本不断增加,且由于技术陈旧,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较差,难以快速适应新业务场景。

基于以上政策及市场环境驱动以及企业发展和旧的平台已无法满足管理需要,因此急需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能力。



简要建设历程


第一步:双方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员;

第二步:组织完成项目策划、项目进场、公司调研、项目调研新中大完成系统建设蓝图方案;

第三步:根据蓝图方案,完成系统研发,企业进行数据标准建立及数据清晰建立导入;

第四步:分板块、分阶段完成系统试点上线、系统整体上线;

第五步:推广项目运行期间,不断综合梳理完善优化系统功能,同时启动综合数据分析指标数据、数据预警等方面开发。

第六步:分板块组织综合分批次系统预验收。





建设成果总结


实现集团“3+N”模式系统搭建,实现集团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和N个应用系统。全面建成集团各个业务板块、各个子公司组织的综合项目管理业务,统一集团财务核算、统一税务管理、统一资金管理。实现业务流程和财务的集成化管理、数据资源及时准确的传递利用。,实现集团整体施工项目项目管理及经济业务一体化应用。最后通过数据资产沉淀,建立企业级数据管控中心,实现数据分析共享,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数据应用价值。


建立统一精简的信息系统:一是,对基础数据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梳理包括客户、供应商、项目信息、财务科目、物资明细五类基础数据,完成梳理后供应商信息梳理前40075个梳理前后13894个,客户信息梳理前9690个梳理后2313个,项目信息梳理前6870个梳理后2308个;二是,对接启信宝工商信息平台,自动获取相关信息,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和唯一性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实现了基础数据的“标准统一、分类维护、集中管理、规范应用”目标。


建立分类清晰的信息系统:基于新中大钱潮平台多模式能力,对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项目信息、收入类合同、物资管理、成本管理等业务,按各自不同的管理特点进行分类建立不同管理页面。让最终用户打开系统一目了然,清晰知道业务该如何办理,减少出错。如:根据客商性质不同拆分为将客户拆分为7类,供应商拆分为6类;项目信息按项目类型不同共拆分为12类,同时按管理归口部门不同采用填报拆分数据共享原则,项目信息拆分后共计30张表单;收入合同按项目模式不同拆分为10类,拆分后共计136张表单实现了不同业务的分类清晰及管理差异化。


建立“全税种”管理系统:实现了包括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环保税等在内的税种管理全覆盖,实现了所属72个母体组织单元的全覆盖发票池实时对接国税平台发票库,进项发票录入自动验真,销项发票一键开具,线上发票随时传递,实现自动算税、纳税申报表智能预填。开票效率提升50%以上,个人所得税集成人力资源系统,确保数据标准统一的同时,提升申报效率,从原来的三天缩短到半天即可办理完毕。


建立全面业财一体化:对“业财一体化”流程进行梳理,实现了应收、应付、物资、费用报销、成本、税务6个大类、43个业务场景全覆盖。实现了项目跟踪立项、收入合同签订、项目策划实施、生产过程及项目竣工收尾的业务前端到财务末端的业财融合提升记账效率90%以上。




商务成本一体化:建立“六大”标准费用项、标准成本科目、标准财务科目全过程贯通业主清单导入、成本测算、合约规划、招标采购、合同签订、过程结算、成本归集、业财归集、经济数据库分析等全链条打通,实现全过程标准唯一、源头清晰,实现成本精细化管控。




统一门户多应用集成:建设统一门户网站,将办公OA、财务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签约系统、资料系统、教育平台、分包商门户、数字工地等提供一个互联互通的窗口,通过H5页面、移动app等应用将与客商的订单、签约、发货、收货、结算、付款等多种内外部业务实现线上交互提升业务办理效率降低操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