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07-08
- 查看:845 次
一、客户简介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二冶)成立于1956年,是国家“一五”时期为建设包钢而设立的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是世界500强——中国五矿及中国中冶旗下的核心骨干子企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驻区央企建筑单位。按照“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长期坚持走高技术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战略定位,以建筑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城市综合开发能力、创新驱动能力,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国际综合服务承包商,实现为用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回报、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企业宗旨。中国二冶目前拥有建筑工程、冶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等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4项,及一级资质多项。
二、客户评价
通过项目管控平台的搭建与实施,平台在市场管理、工程管理、经营管理、物资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等关键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平台通过实时监控项目进展,并利用多维度报表分析,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风险,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通过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管理流程,使得项目能够更加精准、高效地实施。
三、信息化建设背景及痛点
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需要企业精益化管理
2024年,中国五矿及旗下中冶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号召,深入贯彻中国五矿《信息化战略与规划》中的信息化建设要求,并紧密依据中冶集团《中冶集团信息化与数字化体系建设工作报告》的指导思想,全面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引领行业变革新风尚。在此背景下,中国二冶集团紧随国家发展导向,积极投身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之中,并完成项目管控平台建设。此平台旨在通过优化信息系统架构,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和高效化的管理方式,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为企业稳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建设背景痛点
(1)企业成本管控能力不足
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项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在上升,导致企业在成本管控方面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成本管理无法有效覆盖各类项目,存在成本控制不严、预算超支等问题。
(2)缺乏风险预警机制
由于项目多样化、生产周期长,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种类增多,且风险可能在项目不同阶段显现。缺少统一和及时的风险预警机制,导致企业在面对突发风险时反应迟缓,影响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成本控制。
(3)缺乏统一的“数据集中与共享”体系
企业内部各部门和项目之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数据没有实现有效共享,导致管理层无法及时获取准确的项目数据。数据的分散存储和管理方式,使得信息传递和决策依赖人为干预,效率低下,容易产生决策滞后或信息错误。
(4)信息化管理工具的不足
尽管行业内对信息化管理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公司在信息化管理工具的使用和部署上仍显薄弱。企业未能通过有效的信息化工具来实现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监控和管理,导致管理效率低、问题解决不及时。
(5)多级管理架构下信息传递不畅
企业采用的多级管理架构使得项目信息从前端到决策层的传递速度较慢,且可能失真或滞后。对于决策层来说,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项目信息,导致决策支持不充分,影响了整体管理效能。
四、信息化建设规划
根据中国二冶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管理要素需求,搭建一个高效、灵活和易扩展的企业级数据展示系统,并通过该平台展示管理业务所需的全部数据,并通过数据集中化展示,树立数据的标准性,并通过数据集中管理展示深化分析要素数据的需求,保障各项业务管理数据的完整性。
以公司“数据集中管理展示系统”建设为先导,要求公司各项目部及各业务管理部门切实地通过系统进行对应管理,提升系统数据项、数据规范的应用,通过建立标准的数据上传考核体系,对项目及职能部门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考核评价。
以数据汇总、集中展示为主线,数据智能分析为核心,贯穿项目部及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集中管理展示平台的数据需求为推手,建成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合同管理为主线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以项目策划为引领指导项目执行和管控,以考核评价为抓手落实各项管理目标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满足项目的“立项及投标、合同管控、资源管控、目标管控、生产实施管控、目标终结考核后评价”六大关键管控点,实现进度方面对工程技术资料、工程结算资料和工程收款与形象进度的三同步,实现针对成本费用方面的投标报价、标后预算、项目结算三算对比,保障资金的收支平衡,最终实现公司经营活动的全面可见、可控,高效、务实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最终建成以业务流为主体,数字互联、协同高效、创新融合、专业服务的项目管控平台信息系统。
五、信息化建设历程
第一步:双方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员;
第二步:中国二冶组织完成项标、企标制度梳理,新中大根据企标、项标翻译成系统建设蓝图方案;
第三步:根据蓝图方案,完成系统研发,制定数据准入标准规范;
第四步:分批次完成业务模块培训,试点项目投入使用;
第五步:推广项目运行,同时建立精益指标体系,启动综合数据分析系统研发建设
第六步:综合梳理解决问题,完成系统验收
第七步:系统持续优化、深化应用
六、信息化建设成果
“三级”覆盖
中国二冶集团项目管理平台实现了集团、二级公司、项目部,全项目业务类型覆盖、全管理模式覆盖。
“七项”管理
截至目前,中国二冶集团在信息化系统内置完成市场、工程、经营、招采、资产、质量、安全七大模块管理。完成所有专业模块的制度、表单、流程的可视化集成与融合,真正实现了“从标准化管理到智能化信息,逐步优化流程与决策。”。
“全过程”精益化管控
按照精细、科学、客观的原则,在业务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按照指标特性、管控等级、考评周期、考核导向、奖罚尺度等5个维度,在各业务表单完成精益指标内置;同时建立实时监控台账进行数据准确性、及时性核实,实现项目经济成本全过程的精益化管控。
多系统对接融合
通过实现异构系统集成,包括宏景人力系统、五矿供应链系统、中冶赋能中心系统、轻推应用系统、轻筑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实现了多系统数据互通,提升了数据共享性,打破了信息孤岛。通过控制客商往来和规范流程,推动了各类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有效提升了系统协同效率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