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07-07
  • 查看:1512 次


一、客户简介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广东院”)成立于1958年,是具有国家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国际工程公司,拥有“技术和项目管理、投资和运营、工程数字化、知识型产品”四大核心业务,致力于在电力、核能、海洋、综合能源、网络信息、市政交通、环境水务、建筑等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二、信息化建设背景及痛点



国家政策和项目数字化管理转型

广东院扎实推动项目管理“334”工程建设和“十化”要求走深走实,全面落实QHSE“234”管理要求,推动项目由传统管理、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全面数字化管理转变。


信息孤岛与管理缺失

企业级PMIS平台依据企业授权管理,实现了企业总部对总承包项目的职能监控和行政审批。但项目现场及项目团队,尚缺乏统一的现场协同管理信息化平台,无法为众多参建方,包括总承包方、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设计单位、服务供应商、监理单位、业主单位等提供协同管理工具。以总承包项目为核心,没有进度、费用、质量、安全等要素的专业管理工具,对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和验收等项目实施过程,没有统一的、标准化过程管理平台,对工程文件产生、流转和归档也缺少集中和系统的管理。



提质增效、提升管理水平需要

设计院总承包项目管理平台以赋能业务为核心,通过元数据、领域模型、设计器和模板构建平台支撑层,抽象化核心功能以适配复杂场景。平台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及多专业(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基于PDCA循环,对进度、费用、质量、HSE等目标进行动态监控。通过集成化协同办公平台,集中管理项目流程、文档及数据流转,支持移动端应用,提升多方协作效率,确保工程管理全过程可控、可视、可追溯。






三、信息化建设规划


针对EPC总承包项目过程的信息孤岛与管理缺失等问题。广东院需要对全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建立以总承包管理基本规范、工程行业管理规范要求,以及项目管理基本理论框架为依据,以项目管理标准化为手段,为总承包方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团队及相关参建方提供先进管理工作平台,实现总承包项目现场多方协同以及项目实施过程的组织、实施、监控等,为项目参建人员提供标准化的流程规范和业务指导,实现项目管理业务流程在项目干系人之间的流转和闭环管理。





五、信息化建设历程


第一步:双方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员;

第二步:广东院组织完成项标、企标制度梳理,新中大根据企标、项标翻译成系统建设蓝图方案;

第三步:根据蓝图方案,完成系统研发,制定数据准入标准规范;

第四步:分批次完成业务模块培训,试点项目投入使用;

第五步:推广项目运行,同时建立精益指标体系,启动综合数据分析系统研发建设;

第六步:综合梳理解决问题,完成系统验收





六、信息化建设成果


1)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平台规划总体思路如下图,从项目投标阶段、到启动与策划阶段、到执行阶段、到收尾阶段,建立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的管控体系,贯穿总包项目整个生命周期。

同时规划四条业务主线:进度主线、成本主线、资源主线、成本主线四个线条涵盖项目的所有业务范围,以达到公司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2)实现管理标准、制度、流程规范化管理

将项目管理标准、制度、流程固化到平台,保证统一的制度、标准、规范在项目现场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


3)所有参建方协同管理

全员参与,各参建单位通过平台办理所有业务,实现业务协同,,通过线上流程协同处理,促进线下流程审批。







4)系统适应于多种项目类型的管理需要

依据广东院多年不同类型项目的总包管理经验为基础建设,平台能适应于多种项目类型的管理需要,目前系统已在发电、海上风电、电网、新能源、市政等总承包项目上线应用




5)电子文档库,全过程文档自动归档,为数字化移交奠定基础

基于全过程和全要素,可以快速形成电子文档库,线上已闭环的文件,可在文控模块直接进行电子归档,快速向业主方、公司文档中心、地方城建档案馆进行文档数字化移交。




6)大数据分析看板,给领导层提供实时数据以便决策分析

将合同、资金、费用、人力资源、设计、采购、质量、HSE、风险等模块从底层采集的关键信息,以综合报表的形式,通过数据可视化工具进行综合展示,为项目决策提供客观、标准、直观、准确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