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浩兰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07-08
  • 查看:1710 次


一、客户简介


南京浩兰建筑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熟工业集中区三期,由南京宏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华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仁创钢材加工有限公司、南京海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创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公司前期规划占地面积127亩,首期总投资3亿元。公司拥有一支成熟的技术质量管理团队,能够独立完成预制构件深化设计、生产制造、专业运输、指导安装的全过程工作内容。


厂区建筑面积约32000平方米,投入4条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预制构件生产流水线,公司拥有成套的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高,试验室拥有装配式构件所有原材料的检测能力,搅拌站及构件生产线全套采用三一重工设备,混凝土产能达到120m³/h。


公司可生产各种类型的房屋预制构件和市政预制构件,年实际产能可达10万立方米。产品包括:预制叠合楼板、预制叠合梁、预制柱、预制内外墙、预制楼梯、预制阳台板、预制空调板等全品类预制构件;并成功应用于金箔路小学、人才公寓项目、租赁住房G03项目、谷里安置房、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空港赫贤学院、朗驰4S店、禄口安置房、南部新城夹岗学校 、汤山安置房、陶吴安置房、滨江G57地块项目、吴峰地块、宏运学校等各大装配式建筑项目,构件质量及售后服务受到客户一致好评与信赖。



二、信息化建设背景及痛点


信息孤岛,缺乏协同,亟需优化管理体系

生产系统信息孤岛,跟供应链系统和财务系统没有共享。

质量体系与现代管理要求的矛盾

质量检验的记录基本为线下手工记录,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工做质量过程记录分析。


流程顺畅与部门协同的矛盾

销售部门:面对市场的快速拓展,如何快速的进行接单并通过内部协同,实现按期交付;

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部需求并线下结合库存,人工编制客户BOM,手工编制生产计划,目前是线下召开排产会,集体评审通过,此周计划并非结合产能、多产品工艺特性的最优排产。


局部管理和公司视角看全局的矛盾

部门平台无法按照公司角度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快速、高效、准确的向高层提供财务分析决策数据,有初步的财务预算编制和业务指标编制,但是没有预算控制与分析体系。



三、信息化建设规划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通过系统让采购、生产、车间、库存等业务紧密衔接,有效支撑供应链、生产制造等各个业务环节,构成了面向供应链、制造的全流程的质量管理框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追溯管理体系。打造共享协同平台,将各个业务部门的业务紧密的结合起来,保障信息的通畅、一致,才能实现更有效的管控。借助新中大i6系统系统,使得生产更准确,减少临时插单情况,使生产节奏更稳定;合理利用原材料,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四、信息化建设历程


第一步:双方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员;

第二步:南京浩兰完成项标、企标制度梳理,新中大根据企标、项标翻译成系统建设蓝图方案;

第三步:根据蓝图方案,完成系统研发,制定数据准入标准规范;

第四步:分批次完成业务模块培训,试点项目投入使用;

第五步:综合梳理解决问题,完成系统验收

第六步:系统持续优化、深化应用





五、信息化建设成果


数据共享,实现业务高效流转

平台集成、数据实时共享,消除数据孤岛。所有的业务流程与审批流程结合让管理更加严谨,操作更加规范,信息更加准确,实现无纸化办公。信息流与业务流程合二为一,提高工作效率。控制源头,加强购销产协同过程管理,优化供应链系统。


业财一体化,随时掌握公司营运情况

业务财务一体化,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紧密结合,做到业务随时发生,财务随时核算,随时掌握公司的运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