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07-09
- 查看:5103 次
客户名称及简介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5月,1965年8月整建制从北京迁到西安,隶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系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国有骨干科技型企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煤炭系统专业从事煤炭地质与勘探,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装备与工程领域唯一具有突出优势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先进集体”“陕西省先进集体”“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等称号。
项目建设背景、痛点、目标
西安研究院主要业务类型包括了科学研究、四技服务、装备制造与销售、工程承包四个方面。项目围绕煤矿安全开采,以地质为基础,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和特殊性、类型丰富、区域范围广、技术难度大、数量多、金额差异大、周期短等特点,管理难度大。
随着西安研究院的高质量发展,组织机构、人员、业务范围和规模等不断壮大,项目和研究所要处理的业务数据量日益剧增,传统的管控模式难以实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实现西安研究院四技服务和工程承包项目工作流、资金流、信息流、管理流等高效运转,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企业上下游业务的互联互通、信息的快速流转。
基于西安研究院信息化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思路,平台涵盖了项目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管控,主要模块有市场开发、合同、招投标、资金管理等14个模块138项业务功能。PM系统以项目为核心、进度为主线、成本为目标,对各类项目进行分类分级差异化管理,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通过与MDM、SAP、OA等系统的数据交互联动,业财融合,确保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溯源的唯一性、安全性与准确性,构建院、所、项目三级技术工程项目全过程全要素管理体系。
简要建设历程

第一步:双方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员;
第二步:业务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完成调研报告蓝图方案设计;
第三步:根据蓝图方案,完成系统研发,分批进行系统功能验证及功能优化;
第四步:分批次完成业务模块培训,试点项目投入使用;
第五步:推广项目运行,同时策划系统集成财务融合,启动业财融合方案论证梳理
第六步:完成业财接口开发(MDM、OA、SAP等系统),业财上线切换完成;
第七步:完成系统验收
第八步:系统持续优化、挖掘新需求开展二销工作。
建设成果总结

图 PM系统项目全过程管理规划图
西安研究院的PM系统充分结合企业现状和项目特点,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了大量的功能开发和二开改造,量身定制,打造了一套研究院特色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PM系统在西安研究院的应用,打破信息壁垒、实现部门间信息实时共享、高效协同,助力企业发展,成效显著。
(一)闭环管理见实效
PM系统构建了院、所(中心)、项目三级管理模式,对项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打破信息壁垒,部门间信息共享及高效协同,消除地域影响,拓宽管理幅度,业务线上高效流转、可留痕、可追溯、可查询,闭环管理,实现业务数据到财务核算数据的自动流转、自动记账,提高项目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数据决策筑基石
1.系统内建立报表体系,报表体系分为院、所、项目三级看板,从看板可以穿透到报表、业务表单界面,数据层层穿透,追根溯源;与BI集成,充分提取、展示、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决策效率和能力。
2.项目建设人员各司其职,及时录入业务信息,通过流程和关键节点管控,项目的执行过程也是各类业务数据不断积累、生长的过程,逐渐形成项目信息、知识、经验的数据库,实现项目过程管理数字化,夯实西安研究院数字化转型基础。
(三)业财融合促发展
业财融合平稳运行对数据的合规性、准确性、及时性有极高的要求,准确定义数据标准,建立严谨的数据转换规则,使得业务财务数据合法、合规,消除了人为操纵数据的现象,保障了从业务到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为了实现业财融合,财务倒逼业务,规范业务活动,促进企业发展。
(四)精细管理控风险
用财务的标准管控业务,完整性、合理性、真实性等有了更充分的审核和监督依据;通过PM系统逻辑层级的设定,对无法满足上下级交互进行约束,消除了过程办理的随意性;通过对应收账款、成本、工期等业务设置预警功能和流程中固化控制关键节点等手段,实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五)数据展示分析(部分核心报表)

院数据分析

所数据分析

项目数据分析

项目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