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07-09
- 查看:4966 次
一、客户名称
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客户简介
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创建于1955年,是大型央企中国中冶全资子公司,是全国勘察设计百强企业,是国内首家开展南极科考、大洋科考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有勘察设计咨询、资源勘查、数智应用、清洁能源、特色基础设施五大业务板块,构建“一核心两特色两主体”的“1+2+2”业务体系。现持有电力、机电、市政公用、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工程设计甲级、新能源发电设计乙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测绘甲级,建筑人防、市政给水、排水、道路、环境工程、城乡规划编制设计等资质。
三、项目建设背景、痛点与规划思路
建设背景
中冶武勘面对国家新基建、工业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之一。公司不仅致力于在传统的资源勘查和工程服务领域发力,还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业务体系中,以应对资源保障和绿色智能化转型的双重挑战。通过推动信息化建设,企业将在规划设计、项目管理、运营等环节实现更加高效的数字化协同,助力“冶金勘察国家队”的战略目标达成。
主要痛点
信息孤岛现象:公司内部各业务板块的信息化程度不均,存在信息孤岛,导致数据无法高效共享和协同。
决策支持不足:由于缺乏高效的信息集成与分析系统,管理层难以实时获取数据,决策支持能力薄弱。
效率与安全性: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效率较低,且在信息安全性上存在隐患,难以满足现有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技术与业务衔接:信息技术与公司已有的业务流程衔接不够紧密,导致项目管理与运营效率不高。
行业技术标准不统一:由于公司涉足的领域广泛,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导致在跨部门、跨板块合作时存在数据兼容性与集成问题。
项目管理复杂度高:大型工程项目涉及的流程多、参与方广,管理复杂度较高,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有效应对快速变化的工程需求,信息化手段亟需提升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和精准度。
规划思路
构建全面的信息化平台:打造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所有业务板块的数据集中管理与高效共享,打通信息孤岛。
加强大数据应用:强化大数据分析在项目中的应用,提升对资源勘查、工程服务等领域的决策支持能力。
提升信息安全性:引入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打造严密的数据保护系统,确保各类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优化业务流程: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公司内部的业务流程,实现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的无缝对接,提高项目管理与运营的效率。
推广绿色信息化:结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推进环保节能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重视员工培训与文化建设:加强员工对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全员的信息化素养,推动企业信息化文化建设。
四、建设历程
第一步:双方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员;
第二步:企业项目管理制度梳理,新中大根据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翻译成系统建设蓝图方案;
第三步:根据蓝图方案,完成系统研发,制定数据准入标准规范;
第四步:分批次完成业务模块培训,试点项目投入使用;
第五步:推广项目运行,同时建立精益指标体系,启动综合数据分析系统(BI)研发建设
第六步:综合梳理解决问题,完成系统验收
第七步:系统持续优化、深化应用
五、建设成果
1、“三全”建设
中冶武勘信息化实现了集团及分子公司全组织覆盖、全业务类型覆盖、全管理模式覆盖。
2、“五化”合一
截至目前,中冶武勘在信息化系统完成所有专业模块的制度、表单、流程的可视化集成与融合,真正实现了“管理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信息智能化”。
3、“全成本”项目控制
依据“项目CBS”实现项目成本全过程管理,通过成本预算控制费用报销、合同结算、资金支付。
5、业财金税融合
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平稳运行。结合中冶武勘财务系统和财务共享系统,将集团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深度集成,实现业务财务管理一体化,提高数据共享性,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控制客商资金往来,使流程趋于规范化,促使各类信息高度集成与共享。
6、“异构集成”下的采购全过程管理
中冶武勘通过对五矿电商平台、供应链平台的集成,实现了招采管理、物资管理数据的统一标化,打通不同平台间信息壁垒,解决不同系统间数据交互难题,实现了采购管理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