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输配电工程成套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07-09
- 查看:2430 次
一、客户名称
上海电气输配电工程成套有限公司
二、客户简介
上海电气输配电工程成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输配电成套”)致力于为全球电力客户提供最优质的电力工程总承包、设备总集成以及综合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服务领域涵盖项目设计开发、设备供应、施工交付的全过程管理,以及项目融资、运行维护等产业延伸的全方位服务。
上海电气输配电工程成套有限公司承接的项目可根据项目所在区域、项目模式、项目类型、组织模式、项目规模、业主类型、合同主体进行分类,不同分类的项目其管理模式趋同,国内、海外的项目间存在汇率、风险等方面的差异,不同规模的项目,审批权限不同。
三、项目建设背景、痛点与规划思路
输配电成套的管理工作主要围绕各类型项目开展,对项目的管理主要包括十三大专业管理模块、二十个业务子模块构成。十三大专业管理模块包含项目策划、成本管理、合约管理、项目资金管理、项目管理、风险管理、项目智库、领导驾驶舱、市场开发、设计管理、供应链管理、施工管理、专业管理;二十个业务子模块分别为:项目策划、成本管理、合约管理、项目资金管理、进度管理,关联控制模块、风险管理、项目智库、领导驾驶舱、市场开发、设计管理、采购管理管理、设备材料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HSE管理、技术技经管理、监督管理、人员管理、技术资料档案管理。
目前,输配电成套公司已有应用系统仅涵盖项目管理、专业管理的少数环节,如CRM系统支撑商机跟踪,CMS系统支撑销售合同审批、采购合同审批,但未覆盖和海外供应商签订的合同。输配电成套公司没有数字化系统支撑项目管理全过程,工作基本线下开展,数据通过纸质单据流转,信息共享不方便,项目执行情况不可视,成本和资金控制依靠手工台账,项目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项目管理方面,一是项目过程控制不足,项目盈利等情况的估算及时性、准确性不足,存在到项目基本验收时才发现亏损的情况。二是项目执行情况共享不及时,影响与职能部门的协同,如项目月报未及时分发至各相关方。三是信息透明化程度不足,管理层不掌握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难以及时就项目重难点提供相应的资源。
专业管理方面,一是专业方面的制度、标准化模板不够完备,如进度计划未模板化,技经专业、档案管理方面的制度缺失。二是技术评审等要求未融入项目流程,技术方面的专业反馈缺位,影响项目质量。三是信息间的关联关系需要通过人为控制,比如进度与成本、进度与资金,工作量大且不够高效。
数据应用方面,一是已有系统的集成不佳,导致相同数据重复录入等情况普遍存在。二是基础数据的汇总收集不充分,人员、财务等数据均通过手工收集,数据的及时性、准确度难以保证。三是缺少数据应用与分析,难以有效提供进度偏差、成本偏差、风险提示等关键信息。
四、建设历程
2024年2月进行项目启动工作;
2024年6月前整体蓝图方案确认工作,包括系统蓝图规划、系统集成规划及运行环境规划等;
2024年7月开始系统配置开发及功能验证工作,在2024年10月30日前完成上线前的准备工作;
2024年11月开始进行试点项目分批上线工作;
2025年1月开始进行推广项目管理平台;
2025年2月开始二期接口系统需求调研;
2025年3月开始全面进入上线与使用;
2023年5月31完成系统整体验收工作。
方案设计与实现实施周期为2个月,系统上线运行和功优化完善验收周期为5个月,整个实施周期控制在7个月左右(进度计划具有渐进明细的特点,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会不断细化和微调)。
五、建设成果
“五个一体化”贯穿系统设计
成本管理一体化
建立适合企业成本模型,赋能业务,实现标准化的成本管控;
建立规范化、精细化的成本科目,实现精确的成本管控;
通过成本横向业务关联,按照月度、季度、年度纵向生成分析报表,实时监控成本变化。
建立成本数据采集机制,实现实时成本管控;
建立成本预警和分析机制,有效降低成本风险;
资金管理一体化
全面贯通从销售合同签订到资金支付,端到端的全业务流程;
全面融合成本计划、进度计划、合同收付款节点,合理安排资金计划,监控资金运作情况;
建立资金预算的控制机制,根据情况灵活进行支付安排;
关注总包回款及时率,合理安排采购/分包合同付款,定期更新资金计划,预测项目资金风险。
进度管理一体化
通过企业建立的七个标准工作包为各项目建立统一的进度管理标准;
通过统一的项目WBS,实现成本、进度、合同数据结构的一致性,多维度监控项目经营过程,实现一体化管控;
以“计划-协同-跟踪-控制-积累”为主线,实现进度偏差预警和分析;
将工程进度信息延伸到各个阶段(设计/采购/施工/调试/收尾),确保进度信息的及时采集和有效跟踪,提高进度管理纵向管控力度,使得各业务线条的协调与统一。
进度的跟踪、调整和优化可控、可操作。
标准规范一体化
数据标准化:通过项目WBS融合规划,实现成本数据、合同数据、进度数据口径统一,横向贯通。
管控标准化:建立标准化项目管控模式,如成本管控标准化、合同管控标准化、进度管控标准化、风险管控标准化等全业务、全过程,构建现代企业标准、规范的项目运作体系。
成果标准化:标准化项目成果和资料目录,并与过程业务附件的关联。通过数据不断的积累,系统将加强各类文档的集中、分析、转换、分配、储备,形成企业全业务链条贯通的知识与服务供应体系。
风险管理一体化
建立上下统一的风险管控体系,规范化、系统化各项业务风险控制点,提高公司风险管控能力;
资源整合,分级管控,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建立资源调配及风险应急机制,优化和提高资源的调配能力,制定风险解决措施,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以风险预控为核心,过程控制为牵引,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控。
建立风险知识库,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提高全员、全过程、全业务的风险管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