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07-03
- 查看:1674 次
公司介绍
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通威集团控股的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438)旗下的一家大型民营科技型企业,注册资本12.55亿元。公司形成了从“盐卤、烧碱、聚氯乙烯到电石渣水泥”和从“氯化氢、三氯氢硅到多晶硅新能源”的新能源与化工完整结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旗下拥有永祥树脂、永祥多晶硅、永祥硅材料、永祥光伏科技、永祥新材料、永祥新能源、内蒙古通威、云南通威、通威绿能等分子公司,主要业务:高纯晶硅硅料、单晶硅棒、聚氯乙烯、高纯离子膜烧碱、电石渣综合利用水泥。
管理痛点
1. 工程物资管理浪费严重
需求计划不准确:未按设计需求采购,导致多买、少买、错买,增加库存成本或紧急采购风险。
库存管理混乱:施工方一次性领用甲供材,缺乏二级库管理,易造成物资丢失或浪费。
跨项目错领错用:A项目物资被B项目领用,或施工单位之间混领,导致工期延误、成本超支及安全风险。
2. 工程结算管理风险高
线下单据流转风险:工程联系单、经济签证依赖纸质审批,易篡改、难追溯,结算争议多。
进度结算与发票脱节:线下审批进度款,SRM系统仅管理发票,数据不关联,易出现超付或漏付。
现金罚款难监管:质量/安全罚款线下收取现金,缺乏系统记录,存在合规风险。
3. 项目过程管理低效
检查记录无留痕:质量、安全检查依赖纸质单据和照片,无法实时跟踪整改情况。
重复录入效率低:现场填写纸质记录后需人工录入系统,增加工作量且易出错。
跨单位协同困难:施工单位、监理等多方沟通依赖线下,响应慢,问题闭环难。
4. 项目成本归集滞后
人工统计成本高:依赖Excel归集数据,工作量大且易出错。
成本数据不实时:无法动态监控项目产值与概算偏差,影响决策。
资产转固效率低:竣工后人工分摊成本,延迟转固,影响财务核算。
5. 项目协同效率低下
外部单位沟通不畅:施工单位、设计院等协同依赖线下,进度反馈延迟。
审批流程冗长:纸质签字流程繁琐,易遗忘或丢失,影响业务推进。
6. 档案管理分散难追溯
关键资料未归档:过程检查记录、签证单等散存在微信群或本地电脑,难统一管理。
系统查询不便:部分资料存储在爱数系统,但分类混乱,检索效率低。
建设成果
1. 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
实现从立项→设计→采购→施工→验收→转固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覆盖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核心环节,支持可视化跟踪、标准化流程、移动化办公,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2. 工程物资精细化管理
精准采购:按设计需求生成物资计划,关联项目主项号,杜绝漏买、错买、积压。
全流程追踪:设备位号从采购到转固全程绑定,实现“五防一保”(防漏买、防错买、防积压、防错领、防错用、保质量)。
领用控制:施工单位仅可领取为其申购的物资,避免跨项目错领。
3. 经济线业务风险防控
闭环管控:覆盖概算、合同、支付、结算、决算全流程,自动预警超支、变更等风险。
协同高效:关联方在线协同,减少纸质流转导致的篡改、滞后问题。
4. 数据驱动决策支持
实时汇总概算执行、工程进度、合同变更、质量安全等数据,消除人工统计误差,为管理层提供动态风险预警与决策依据。
5. 全过程风险预警体系
建立“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完善”的管控机制,覆盖合同、质量、安全、物资等关键环节,系统自动触发预警,降低损失风险。
6. 多方协同与效率提升
在线协同:整合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各方,实现流程在线审批、移动化检查(APP端)。
智能预警:自动识别进度延迟、成本超支等问题,推动快速响应。
7. 项目知识沉淀与复用
自动归档:全过程资料(签证单、检查记录等)按项目分类存储,确保完整性。
快速检索:支持多维查询,提升资料调取效率。
8. 统一平台与系统集成
集团化部署:各分子公司共用同一工程管理平台。
数据互通:与EAS(财务)、MES(生产)、SRM(供应链)、云之家(OA)等系统集成,消除信息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