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08-14
  • 查看:2401 次

客户简介


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原中水二局) 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一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公司注册资本金15亿元。具备“双特一甲”企业资质格局,属于综合性大型国有施工建筑企业。




数字化发展历程


中电建建筑集团与新中大合作17年之久,累计历史合同额超过2500万,其中智能建造合同额超2000万,是新中大企项一体应用的代表性客户,也是生产指挥调度中心建设的首批原型客户。


2008年开始进行信息化1.0平台建设上线i6P

2019年开始延伸智能建造平台D6E

2022年正式升级和迭代D6C




企业级智能建造平台建设思路


• 企业级智能建造平台建设是提升项目现场管理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优化生产要素及资源配置、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举措。

• 中电建建筑智能建造平台建设目标是“数智管控、节能降本、企项融合、提质增效”。

此目标是基于中电建建筑集团“114362”整体规划为指导方针进行一体化建设的【即: 一个总体架构蓝图、一个顶层实施路径、四资源保障、三算技术架构、六大核心能力、两个智慧大脑】

• 结合新中大“四大融合”理念【即: 物联融合、数实融合、企项融合、产业融合共同打造企业级智能建造管理平台】,实现了“产业协作层、企业管理层、项目作业层”的深度融合,达到了“标准统一、上下贯通、业务溯源、远程调度”的目的。




中电建建筑智能建造平台建设目标


数智管控

通过物联网智能设备和数字化信息系统对“人员,物料,机械设备,安全,质量,安防,环境”等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分析,提高数据真实可靠性、减少人工干预度,同时实现业务联动控制,降低管理风险。

节能降本

整体建设围绕“节能”为目标,充分考虑智慧工地建设不是增加成本而是要考虑应用后如何降低项目成本,通过业务场景联动应用,实现智能节水、节电、节材等应用。

企项融合

一个项目做得好,不代表整个企业智慧工地项目能持续做得好,本着集团统建,企业一体化平台建设原则,将项企融合建设贯彻到底,主要分为“经济业务项企融合”、“生产业务项企融合”。

提质增效

提升建设质量: 通过BIM应用、Al视觉分析、智能测量机器人应用,提升工程建设过程质量;

增加管理效率; 通过系统管理,增加现场管理人员效率。




不同专业项目级案例应用


中电建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 (北京)



中电建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是中电建集团总部大楼所在地,集团1号工程,受到各级领导重点关注。建设亮点在“岗位级三大中心看板”:

1、生产指挥调度中心 (面向生产经理,提供以进度为管控核心的,“人、设、物、环”业务溯源的能力)

2、数字综合控制中心 (面向总工,提供以BIM为基础,技术质量为核心的可视化风控能力)

3、安全环保监控中心 (面向安全总监,提供以HSE为核心,人员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安全、绿色节能四大应用能力)




颜春岭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项目(海口)





本项目属于生态环保项目,是国家生态环境部督办工程,外运处理超容垃圾规模为202.09万吨,总投资12.88亿元,也是中电建在该领域的第一个项目,受到海南市长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整个项目建设内容和重点是“三中心、六要素、五过程”旨在通过Ai、物联网、BIM、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技术,实现现场数据的自动采集,结合气象局温度、气压、降水等天气预测,实现现场七类有毒气体浓度提前预测,助力科学精准修复,通过指挥中心分级预警实现安全生产风控的目的。



应用价值总结及未来展望


1、企项融合能力

企项融合能力: i8+D6C一体化建设,打通了进度、物料、劳务、设备等关键业务企项流程,实现数据同源,业务同步的目的,为项目减负。

2、远程指挥调度能力

通过三大中心建设,提高了不同管理层级远程指挥调度能力,生产风险可控。

3、节能降本

中电建建筑的企业级应用开创了打破智能建造只投入不产出的印象,通过“节能芯”的宿舍节电应用,“地磅忆”的智能物料验收应用,实实在在降低生产成本,让智能建造也能产生经济价值;

4、科技成果产出:

创共建的新模式,通过深度合作不仅攻克了很多关键技术难题,也获得了丰富的成果汇报,包括申请发明专利7件,取得软件著作权10件,获得项目相关荣誉7项,还有部分专利技术在审核中。



未来与中电建建筑将在“Ai人工智能、建造机器人、多方协同、国际工程”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让务实落地成为趋势,科技创新成为动力,共创共建成为常态。